近日,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IF=6.751/Q1)在线发表了(Advance Access)果树所干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ctive antifungal ingredients of walnut in response to anthracnose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2.112019)。该研究利用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体外敏感性实验等技术首次揭示了核桃青皮酚类物质抵御胶孢炭疽菌的分子机制。
由胶孢炭疽菌(C. gloeosprioides Penz.)引起的炭疽病是核桃生产的灾难性病害,烂果严重,甚至绝收。目前,核桃炭疽病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不仅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鉴定核桃废弃物——青皮的抑菌物质,对于下一步开发植物源核桃炭疽病绿色防控农药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采用转录组、靶向代谢组等多组学联合分析手段比较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之间的差异,发现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等酚类合成途径分支酸代谢和苯丙氨酸上游次生代谢物质受胶孢炭疽菌诱导;体外敏感性实验分析发现对香豆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复配液能明显抑制胶孢炭疽菌的生长。
果树所干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许海峰和王贵芳为并列第一作者,陈新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良种工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类等项目的资助。
TAGS:
干果 核桃 代谢 食品安全 实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海南公示2023年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项目形式审查结果涉及这些食品领域项目
下一篇: 浙江大学农学院李斌课题组NanoToday揭示纳米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新机制